來了東京已經過了一百多天
對於日本的現代住宅一直沒時間去見學一下
沒去看住宅都要變宅男了
抽出一天和大學建築系的同學來個 建築小旅行~
這篇要寫的是
西澤立衛Ryue Nishizawa 森山邸
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 大倉山集合住宅
藤本壯介Sou Fujimoto NA house
[森山邸] by西澤立衛 ・東急池上線 浦田駅/蓮沼駅
這個案子第一眼看到真的跟雜誌一樣
非常的美 非常的乾淨 完全沒讓我失望
(因為有些雜誌都是剛完工去拍 跟現況差了十萬八千里)
NA HOUSE建築系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我沒有要從很建築角度去探討空間~所以就簡單的分享給想來日本看建築的朋友
基地位於一個住宅區街廓的轉角
安靜地座落於此
連樹木都如此可愛
每個空間量體獨立出來後
剩下的虛空間就成為非常有趣地"空地"
上面右邊高起來的是浴室空間
我和念建築系的同學
用雜誌上面的平面圖一直去想像生活在裡面的人是什麼樣的感覺
然後 邊對照邊拍照
十足像個偷窺狂
這些一小方塊量體
分別可以成為一個居住單元
有些有兩層到三層樓
就像一個小套房或小雅房
最經典的空間莫過於
這些單元間留出來的空地
這個案子
施工品質乍看之下也非常不錯
但也許居住於此的人飽受偷窺的困擾
對於空間的創新和挑戰值得來看看
[大倉山集合住宅] by妹島和世 ・東急東橫線 大倉山駅
說到這個住宅
建築系的同學又一定都知道
前幾年才得到 普立茲克建築獎的 妹島和世
一貫她的建築手法
從欄杆 門窗的比例 還有不同於安藤的弧線
從遠方就可以明顯的看到這棟可愛的建築
窗戶安排似乎刻意讓視線錯開
保有住戶的隱私性
但我還是覺得一樓部分還是非常通透
錯開的半戶外空間
分別屬於住戶的陽台活動空間
順道一提 日本的梅花要開了
兩個小建人 才會排出如此建築的行程
我們把妹島的弧拍的有點像安藤的圓弧
這棟集合住宅感覺上真正住在這裡的人並不多
或許建築設計的方式太過於前衛或吸引外人
這邊駐進了一間書店還有一些工作室
走進這間以居家的空間來布置的書店
我們完全可以想像住在妹島設計的這個小住宅生活是什麼感覺了
住宅裡面弧面的牆
光和影子的光暈非常美
一個單元大概都有一到三樓
分別都有戶外活動空間
窗戶的高度也恰到好處
可以做為床的延伸
或座椅平台
非常sanna 的風格白
乾淨 簡單
輕巧的鋼構樓梯
雖然有點髒掉
但依穠纖合度的
搭配整個空間
三樓是廚房跟餐廳
最近日本住宅
很多都把廚房跟餐廳放在二樓跟三樓
根據我所知道
日本人並不像華人如此好客
廚房餐廳是留給家人的空間 (廚房客廳和客廳時常作為一個系統空間)
所以安置於二樓或三樓更有隱私性
且視野更好 更可以提供一家人和樂的空間
當然 一樓有停車空間的話
因為空間不足放在二樓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最後再回來看這個可愛的弧線
還有書店入口
很別致的清水住宅
[NA HOUSE] by 藤本壯介 ・中央線 高円寺駅
然後這是最後一個案子了
這個案子....................建築系的同學一定又知道
經典小住宅阿
從巷子遠方就看到這顯眼的住宅
我覺得設計概念很有趣
但依然不知道最終做為住宅是否生活在裡面的人有什麼感覺
整棟建築非常穿透性
利用窗簾來阻擋外界視線
沒有太多的牆和隔間
用剖面高低差
和幾階樓梯
創造空間
另外我對這個結構感到很有趣
有興趣的人可以google一下
柱子才55x55公分 (從網路文獻看到但我不知道真正結構的柱子在哪)
經過311大地震後
依然經得起考驗
住戶主人的車子跟腳踏車也都非常的有品味
但我覺得側立面看起來就一般般囉
(畢竟這麼乾淨通透的住宅
管線和機電設備也有點小棘手)
[info] 給想深入了解建築的人
link : 森山邸
至於這三個住宅的地址
其實用了一些很蠢的方式找到
有些用基地圖根google MAP去對照
有些用日文google 找到的
需要的人可以留言問我
最後 祝大家馬年行大運 <一日東京小建人>
[後記-關於 靜囤司 &雙生男子]
其實我們雙生男子悄悄在東京合體了。目前兩個人都歸回了"菸酒生"的身分在東京深造(有沒有這麼愛念書?!)。最近也弄了FB專頁(還有IG),希望能分享更多不一樣的日本視角給大家。
FB:雙子日宅